“隐藏的自我,分裂的闪躲,习惯去照顾别人的脸色,一再地退让却得不到认可。”片中这首角色歌,不仅是男主陈顾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时下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现状。 “钢铁直男”的逆袭路,莫让“邪恶的小魔鬼”战胜善良 影片中的男主角陈顾,是个24岁一事无成的小角色,尽管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无家世无颜值无社交渠道的他,和女生聊天永远说不到点子上,面对他人的不合理要求只会一味忍让,被现实生活一挫再挫磨平棱角,最终只得选择活在虚拟世界中,在网络游戏中寻找自己的那份“成就感”。这样的一个“钢铁直男”,刻画的很露骨,很扎心,毫无疑问是现实中部分年轻人的最真实写照。 陈顾的“直”,是他率真的天性使然。不懂对女生的花言巧语,不懂对上司的拍马溜须,更不懂世俗的弯弯绕绕。这些被我们称为“社交技巧”的能力,需要努力学习,更得益于天分。正如采访中导演所说:“假如你觉得不论多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幸福,不要逃避现实,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怀疑自己。也许是你努力的方向错了。” 正当陈顾走投无路之时,他命中的天使提莫出现了。提莫一步步鼓励陈顾,帮助他重塑形象,找回自信,在昔日作弄自己朋友和同事面前,赢得了做人的尊严。但正如善良退一步是懦弱,坚强进一步就是霸道。抛弃自己的善念,变本加厉地报复,选择“以怨报怨”的霸道,陈顾就在这条路上万劫不复,最终提莫也离他而去。 采访中丁增辉导演透露,尽管女主角“提莫”只是一个虚幻的角色,代表“真实的自己”,使用这种具象化的处理方式,能够给予观众极大的真实感;提莫的消失,也象征陈顾善念的泯灭。对于片中的男主人公陈顾,丁导也将其与自己做了一番比较:“片中陈顾身上的一些细节,跟我生活中有些许相似之处:都是从自卑慢慢走向自信;但是我控制自己的成长过程还算顺利,没有让邪恶的小魔鬼战胜善良。” 网大除了能给年轻人“下饭”,更需要心灵上的“唤醒” 《消失的女友》不是一部“下饭剧”,反而给人如鲠在喉、难以下咽之感。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状态的极度写实,决定了这部网络大电影的品质。最初创作这部电影,丁增辉导演和其制作团队就下定决心拍摄一部“大家都能认同,都感同身受”的现实题材作品。丁导将本片定位为“属于年轻人的一部生活写照,大家多多少少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随着80后、90后乃至00后逐渐成为娱乐消费主流,然而当下的年轻人,经常处在一种自我纠结的状态中:一方面渴望真实,一方面又逃避真实。正如片中最后抛出的一个问题:“虚拟养成类游戏到底是培养玩家的能力,还是让他们丧失现实社交能力?”。价值取向的南辕北辙,同样也造成了网大电影题材类型的两极化。正如“下饭剧”轻松幽默,荒诞不经,宜于纾压自不可少;但“唤醒剧”却嚼劲十足,回味无穷,是真正对年轻人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就这部作品而言,采访中丁导反复强调的一个词就是“抗争”。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年轻人和陈顾一样,在“抗争”的同时偏离了最初的轨道,活成了自己最厌恶的样子。“在面临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挫折、挑战、胜利,都保持微笑的接受,在整个人生路上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要合理的消化和排挤。”这是丁增辉导演对年轻人的寄语,“比起才华,情商,智商……善良才是最珍贵的品质,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重拾你的高贵品质。” 现实作品的尺度,创作者坚守的态度 当今网大电影市场上,各类题材作品尽管有百花齐放之势,但质量良莠不齐。这其中,现实题材的作品是最难拍摄的。尽管 “限古令”的出现,使得整个行业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实际打造一部经典的现实题材片绝非难事。在丁导看来,现实题材的难做在于尺度的把控。不仅要“尊重事实,尊重人性最本真的一面”,同样要“坚守创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态度,把握妥协的尺度”。 对目前国内网大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所需的题材类型,丁增辉导演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网大市场现在趋于优质产品大量出现的状态,相比以往的作品,能看得出大家对创作本身还是付出很多心血的,现在市场更需要一些更优质,更能反映年轻人的生存空间,生存压力的片子,多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采访最后,丁增辉导演也就网大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做出了一番研判:“目前网大创作者们的专注点还是太小众,并且没有深层次的挖掘,作为创作者应该把我们的关注点投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不要一味追求情爱或是魔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