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伦敦、巴黎……几个在全球设计行业地位举足轻重的设计重镇受疫情的重创,不仅表现在去年推出的设计新品数量相比于往年骤减,而且,除了和防疫有关的“刚需”设计外,受到买家和消费者追捧的优质设计新品也乏善可陈。 然而,总有一种力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老当益壮的大师们再度发挥能量,让更多“中坚力量”为之一振,让年轻后辈们看到了职业的希望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这,就是经典设计的能量。 由理查德·萨普(Richard Sapper)于1976年设计的皮利卡(Plico)手推车已经再度投产,同样是1976年的作品,乔托·斯托品诺(Giotto Stoppino)的得意之作乔特椅(Jot)也在去年得到了重新诠释的机会。当然,这两者和英诺兹·格德拉(Ignazio Gardella)在1952年打造的小立桌复刻版相比,还只能算是“后辈”。不止如此,鲍豪斯建筑学派人物理查德·赫尔(Richard Herre)在1927年设计的斯图格尔特(Stuttgart)浴缸椅的图纸也被翻找出来,经历一番打磨后再度登场。 理查德·萨普于1976年设计的皮利卡手推车已经再度投产 斯图格尔特浴缸椅 毫无疑问,再造经典已经成为设计行业炙手可热的话题。当然,想要充分挖掘经典的巨大能量,远非找来原稿图纸进行复刻那么简单。另一些设计师已经开始着手探索重塑经典的设计美学。 致敬前辈,唤起往昔记忆 “谁不想要创造流芳后世的作品?”疫情之下,知名设计师皮埃罗·理索尼(Piero Lissoni)依然保持着高产态势,不过,正像他自己所说,去年的不少作品,都旨在向前辈“致敬”。他一手打造的格洛德(Gould)沙发就借鉴了上世纪50年代的美式沙发的元素。按照他的说法,彼时的沙发设计线条简洁,相当中性化,在空间之中起着“可盐可甜”的调和作用。 理索尼的格洛德沙发 正因为动了要让特殊时期的作品也要“永恒流传”的念头,尽管自己之前也有不少作品堪称经典,理索尼仍然在致敬经典之作上大动心思。 同样要以经典致敬前辈大师的,还有现任某大牌家居品牌的艺术设计总监罗德夫·多迪尼(Rodolfo Dordoni)。由本人操刀的马提尔系列座椅(Mattia),灵感正是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经典家具。彼时现代设计风格尚在趋于成熟的阶段,极简主义初现雏形,却也没有完全摆脱早先装饰风的影响。 马提尔系列座椅 多迪尼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期的独特风格,为马提尔座椅设计了宛如贝壳一般包裹在坐垫上方的靠背,独特廓形线条与就坐舒适感兼具,于简明之中也不乏古典装饰的意味,洗练之中带了几分不愿将就直来直去式简单的隽永。 作为2020年设计界的高光主角之一,帕夏丽莎·奥奇拉(Patricia Urquiola)受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影响。她为应邀捉刀的瑞芙扶手椅(Ruff),就借鉴了这一时代畅销一时的经典扶手椅。但她更心仪当年盛行一时的几何设计美学,所以,她将两者做了结合,使扶手椅的靠背比那一时代的常见作品更加向后倾斜。 奥奇拉的瑞芙椅 升级再造,“改头”不“换面” 相比于“不指名道姓”却一眼能让人窥见往日经典作品影子的致敬之作,升级版的经典设计显然在来历上要直白坦率得多。 当然,让昔日的辉煌再现设计江湖,并非原版“拷贝不走样”,而是注入了新鲜时尚的创意元素。尤其是这些经典设计的原作者亲自捉刀,在保留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内核外,他们运用全新的材料和设计语言,让经典以王者之姿再度归来。 比如,罗曼·伊斯特夫(Ramon Esteve)一改往日用皮革包裹齐默诺椅(Kimono)的深沉,应和年轻买家酷爱轻盈设计的喜好,改用透明PC板制作椅子,在体量和结构上对经典的齐默诺椅进行了改进,使其适应以轻巧的材料制造的版本。 意大利国宝级设计师马里奥·贝里尼(Mario Bellini)至今依旧保持了高产的状态,去年,他还亲自再造了自己传奇性的经典设计作品之一查尔拉落地灯(Chiara)。 贝里尼携2020年更新版查尔拉落地灯 这是他在1961年完成的作品,这个时代,正是意式设计高歌猛进的当口,也赋予了像贝里尼这样的设计新锐发挥才华的空间。在打造查尔拉落地灯时,贝里尼以玩折纸游戏的手法,将一整块抛光的不锈钢薄板切割后卷成圆筒状,通过反射和漫射巧妙地隐藏了放置在地面的光源。有评论人曾以“修女的头巾和面纱”比喻查尔拉,但贝里尼更乐意听到别人将其称为“发光大蘑菇”。 贝里尼1961年版查尔拉落地灯 51年后,贝里尼将查尔拉的灯泡升级为LED灯,根据新一代光源的特性微调了灯具构造,还将落地灯改头不换面地进行比例和体量调整,衍生出可放置在桌上的“迷你”台灯版本。 和经典设计问世之初相比,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因而,对经典设计的调整势在必行。不仅是贝里尼的查尔拉,诞生于1964年的现代设计语言的代表作905扶手椅,在停产20年后再次面世时,设计师们也应品牌商的要求,基于椅子原有模型,根据现代人常常使用电脑、手机的坐姿,对扶手椅靠背线条倾斜度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其支撑性能,旨在提升其舒适度。当然,从整体上来看,905扶手椅的现代版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模样,从各个视角来看,其流畅弧形的木质结构与马鞍皮靠背完成了绝佳结合。 在外观装涂上做改动,倒也算得上是一条经典设计再造的“捷径”。凭借“再现月球上的失重感”的卖点,全球销售量100万件的LEM座椅,就是一个例子。一手塑造了LEM座椅传奇的达里奥(Dario)和罗曼尼·马卡拓(Romano Marcato),趁着去年经典再造风兴盛,便接连推出了橄榄绿、咖啡色、砖红、苍蓝色、鸽灰色和珍珠色六款全新LEM饰面,作为对先前仅有纯黑及纯白款式的丰富与补充。这种手法,似乎和某手机有的一拼。 LEM椅 英国设计师兼建筑师托马斯·海瑟维克(Thomas Heatherwick)的陀螺椅(Spun)也是典型例子。它由一整块聚乙烯材料制成,在旋转成型过程中要整体旋转360度。尽管诞生只有十年,论年岁是经典设计中的“小朋友”,但这款独特的转椅不仅斩获了家居设计领域重磅的金罗盘奖,而且一直在世界各地不停地“旋转”。 海瑟维克和制造商也动了对作品版本升级的心思。他们不仅请来工匠,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由手工打造而成的金属版本,还尝试在制作过程中滴入黑色墨水,当陀螺椅在模具里旋转成型时,两色颜料互相交融,而形成不同的花色,乍一看,很多人以为海瑟维克是对东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而且,因为墨水和颜料交融的随机性,以此方式打造的陀螺椅每一把在外观上都不尽相同,虽然价格比寻常版本高出不少,倒让不少设计粉丝趋之若鹜。 金属版陀螺椅 滴入黑色墨水的陀螺椅 等待春天,期待新经典到来 事实上,经典再造可谓是全球设计行业的“应急之举”。 杰出的经典设计不会受到时间和时尚潮流的限制。一方面,人们在艰难的情况下,多少会忆起繁荣美好时光,在怀旧情绪驱使下,对经典元素作品总会多看两眼,给予更多关注;而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升温的背后,也反映出人们对高品质设计的追求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期盼设计界能涌现更多大师、更多设计作品,成为一种呼声。而且,有业内人士预测,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长久。 因而,原本是每年能掰着手指头数得完的经典设计作品复产、再造,突然变成了当下家具设计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的细分市场。 既不排斥产品的功能性,又能摆脱时下潮流走势的一时影响,有成熟的量产经验可供借鉴,还能够在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从空间和时间上产生共鸣、共情效应,经典再造对设计师、品牌来说,的确算得上是高性价比。 但是,在挖掘现成的经典能量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创造新的经典,而不是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一味“坐享其成”。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当春天来到时,希望也正是新一代经典设计问世之日。(琳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