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后,我陪闺蜜去给宝宝做检查,我们发现儿科医院有很多家长和孩子。通过和几位妈妈聊天,我发现换季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时候,伴随着感冒、发烧、流鼻涕、咳嗽、腹泻等各种病症。一位妈妈好奇的问道:“虽然换季气温有变化,但是孩子一直在屋子里,偶尔外出还是穿的很厚的,怎么就会着凉呢?” 我看到她怀里的宝宝穿的确实很厚,小棉袄和帽子,但是医院的空调温度很高,孩子额头上直冒汗。我仔细询问妈妈家里的空调度数,经过和儿科医生的交流,我发现了冬天的室内温度关系到宝宝的健康。那么,多少度是最合适的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前不久,同事问我对于争论很久的南北方差异怎么看,北方有暖气,南方没有暖气,那么宝宝们会不会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其实不仅是南北方的差异,还存在男孩女孩的差异,以及宝宝不同阶段的差异。 对于适合宝宝的室内温度和穿衣规则来说,有一些特定的经验可以供我们直接拿过来用。但是下面这几种误区,妈妈们千万不要“踩雷”哦,带好小板凳和笔记本开始听课了: 误区一:室内温度=宝宝体温 有些妈妈认为新生儿体型小,体温升温较慢,一旦发现孩子流鼻涕,就会选择加强室内温度,孩子的体温也会升高,从而起到快速升温,避免宝宝着凉的效果。而且简单的认为室内温度和宝宝体温是相等的,只要空调或者暖气维持在和人体正常体温相差不太多的30度就是可以接受的。 儿科医生指出这是不对的,过高的温度会造成宝宝血管扩张,产生晕眩和烦躁的症状。这时候室内和室外温差过大,孩子一出卧室就会着凉生病。所以最恰当的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就可以了。 误区二:加温不加湿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屋内空调或者暖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口渴、干燥、喉咙痛等症状,这个时候老人一般会选择端一盆水放在屋里,效果会好很多。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一些新手妈妈也不是特别懂这些,觉得温度够了就好,大冬天的在屋里加湿显得怪怪的。 儿科医生表明,加湿和加温是形影不离的,如果缺失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科学的。宝宝的器官和皮肤组织发育不够完全,过高的温度会加速身体水分的流失。所以,妈妈们可以选择使用加湿器或者一盆水放在屋里,增加空气湿度,保证大人和孩子的身体健康。 误区三、一直待在室内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太小了,外面太冷了,不适合带宝宝出门,出去肯定会生病的,于是让宝宝一直待在室内,觉得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着凉。我们经常在冬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三五成群的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打开窗户可以晒晒屋子,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很少开窗户,觉得对孩子不好。 其实医生表示过度的保护也是一种伤害,开窗通风促进空气的流动,相反只呼吸屋子里的空气对人体也是不好的,经常带孩子出来进行锻炼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的。 今天的课堂小知识,妈妈们记住了吗?欢迎大家打卡分享哦,如果你有育儿方面的困惑或者有趣的事情,欢迎留言分享哦,祝妈妈们永远美腻,祝宝宝快乐成长!
|